在“非遗班”上非一般的“课”-凯发官网入口

 在“非遗班”上非一般的“课”-凯发官网入口 
滚动
在“非遗班”上非一般的“课”-全球观热点
发布日期: 2023-03-02 14:48:26 来源:
  • 来源:当代先锋网
  • 在学校上课,除了语英数理化,还能学习非遗传承,让孩子们感到既亲切又惊喜。

    让非遗“活”起来是非遗传承的主要困难。在贵州,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传统技艺,但传承也是每一个地方所面临的棘手问题,于是,保护非遗传承和教育融合成了关键。

    报京小学潘老师的芦笙课


    (资料图)

    “老师,这不是最后一节课吧?”终于挤上座椅的龙健辉低声询问身后忙着维持秩序的潘小红老师。

    听说省里和县里有媒体要来学校采访乡里刚刚开办不久的芦笙班,正课间休息的30多名孩子混杂在15名芦笙班学员中,争先恐后推搡着,大家一起涌进了学校会议室。抢座椅的、争芦笙的、交头接耳互相打趣的……场面顿时显得很热闹。

    毕节市纳雍县维新镇第二小学校园内,学生们正在进行顶碗舞练习。

    11岁的镇远县报京小学学生龙健辉告诉记者,平时他们的芦笙课都是晚上在村里的办公楼上,这次突然改在学校会议室,学员们还都穿上了过节时才会穿的侗族服装,且来了好多不认识的人,他便误以为潘老师是不是快要回城了,猜测这可能是最后一次课。

    被小健辉误以为“可能快要回城”的潘老师,即贵州民族大学派驻镇远县报京乡松柏村的工作队员潘小红。

    “90后”苗族小伙潘小红,出生于“芦笙之乡”凯里市舟溪镇。很小的时候,他便跟着家里的长辈学吹芦笙、跳芦笙舞,耳濡目染,因酷爱芦笙演奏而成为一名音乐特长生,被贵州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少数民族特色音乐系录取,主修芦笙专业,就读期间还曾师从芦笙演奏家杨昌树老师。2016年大学毕业时,潘小红因芦笙特长留校任专职芦笙教师。

    两年前,潘小红以贵州民族大学驻村工作队队员身份来到了镇远县报京乡。

    报京乡民族文化丰富多彩,“魅力侗寨”、中国传统村落——报京大寨曾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侗族村寨之一,“三月三”是该地的重点节日,踩芦笙就是这一节日重要活动内容之一。

    据介绍,报京侗族芦笙技艺传承,历来都是通过长辈口口传授,但近些年来,随着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年轻一辈能够熟练演奏芦笙者越来越少。

    今年2月15日,报京乡非遗传承培训班在报京村正式开班。培训班从报京小学招收了15名学员,并邀请驻村工作队员潘小红公益授课。

    培训班教学采取“理论 技能”“讲授 基训”相结合的模式进行。每堂课开始前,潘小红都尽量让自己从繁杂的驻村工作中抽点时间备课,因材施教,以让孩子们更好地吸收领悟。

    11岁的报京小学学生周吉林,曾接触过寥寥数次打鼓与弹钢琴,她一直很羡慕城里孩子的那些音乐课。得知乡里要开设芦笙培训班的消息后,她马上就报了名。小吉林尤为珍惜每周有4个傍晚可以到村办公楼参加芦笙课的机会。每一次培训课,她都学得非常认真、投入,也因此迅速成长为班上悟性最好、进步最快的孩子之一。短短几次强化训练,她已经能吹奏出一个个音节,心里得意,越吹越有劲。

    维新镇第二小学的顶碗舞不要太美

    “同学们排成一行,稳住头上的碗,注意前后的距离,准备,一、二、三,走。”

    近日,毕节市纳雍县维新镇第二小学校园内,在老师的带领下,十余名学生身穿火红的民族服饰,头顶一摞瓷碗,踏着平稳优美的舞步,随着音乐翩翩起舞。

    “这次活动,是为了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增进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传承。而学校让精通顶碗舞的周亚丹老师指导学生练习舞蹈,是有原因的。”来到现场进行拍摄的工作人员宋咏鸿告诉记者。

    潘小红在悉心指导学生学习芦笙。

    顶碗舞是蒙古族从元代继承下来的民间舞蹈。能歌善舞的蒙古族,在婚宴和节日聚会上,头上有一个或多个茶杯或碗状小油灯或碗,碗里装满了清水或奶酒,双手拿着两个酒杯或一束竹筷在歌声和音乐中跳舞,形式新颖,动作优美,气质高雅,风格独特,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这种蒙古族的特色舞蹈,为什么会成为一所贵州学校的传统呢? 除了纳雍县维新镇居住有少数蒙古族居民外,还要从2009年的一次获奖说起。

    2009年,当时在维新镇第二小学担任语文教师的周亚丹,参加了全县的教师才艺大赛,热爱舞蹈的她,选择了自己喜爱的顶碗舞,而那次比赛,周亚丹凭借过人的“舞艺”拿到了全县第一的好成绩。

    “回到学校后,得第一名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就有人问我,怎么不把这个舞教给孩子们呢。我就说这个有难度的,我自己练的时候摔过,打破过几个碗,就怕孩子练的时候有阴影。他们跟我说别太小看现在的孩子了。”周亚丹回忆道。

    而第一次上顶碗舞的课,新奇的形式和优美的舞蹈就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周亚丹索性就在学校里办起了顶碗舞兴趣班,后来学校响应“双减”政策,又把兴趣班放在了课后延时服务时间。有趣又优美的顶碗舞,渐渐成了学校的一项传统。这一跳,就是十几年。

    “现在我们兴趣班分两个班,每次上课都有30多个学生参加。”周亚丹说,孩子们兴趣不小,当地的家长们也很支持,甚至现在上课用的很多舞蹈服,都是家长送来的。

    周亚丹告诉记者,特别是乡村学校的孩子,艺术教育还是有限,这样的教育很有必要。除了顶碗舞,现在舞蹈教室里还增加了苗族舞、彝族舞等种类。

    “除了培养艺术审美外,学习舞蹈对孩子们的心性、忍耐力、控制力都是一种锻炼。虽然我现在‘舞术’不比当年了,但依然还是能够感受到学生们的热情。可能的话,我还是会一直把这个课程教下去的。”周亚丹说。

    “非遗班”遍地开花成了风景

    “非遗课堂”在贵州各地校园开展得越来越红火。

    独山花灯艺术作为贵州南路花灯的代表,不仅在独山城乡广泛流播、传承,并以其形式的活泼、音乐的优美、语言的幽默,成为黔南城乡各族群众雅俗共赏、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艺术。

    独山县高级中学聘请了民间花灯艺人到校长期教授花灯文化课,定期开展花灯文化专题讲座,并通过丰富多彩的花灯文化社团活动,不断促进非遗传承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融合,让师生更好地感受到非遗的魅力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精神。

    学生们正在精心创作“簸箕画”。

    在遵义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根据自身专业特点,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设立了“非遗传承手工剪纸创作班”,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手工剪纸与遵义红色现实题材完美结合,每堂课都座无虚席。

    贵阳清华中学则将国家级非遗项目“苗族挑花”,市级非遗项目“簸箕画”“茫父颖拓”“冷香都剪纸”引入校园,以此提升学生对非遗文化的喜爱和认知,让这些浸润着匠人匠心的古老技艺、民俗艺术焕发新的光彩。

    在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民族中学,学校将土家族的传统舞蹈“摆手舞”“肉莲花”作为学生必学内容……

    让非遗艺术在传承中“活”起来,少不了学校的参与。“非遗进校园”的开展,让青少年感受历史的沉淀,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保护和继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感,也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缨 向颖羿 潘国虎 贾华 杨凯

    编辑 钟齐

    二审 贺韬

    三审 赵宏斌

    关键词: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