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剪纸非遗传承人杨金秋:胸中图藏千万 一剪话苗乡-凯发官网入口

 苗族剪纸非遗传承人杨金秋:胸中图藏千万 一剪话苗乡-凯发官网入口 
苗族剪纸非遗传承人杨金秋:胸中图藏千万 一剪话苗乡
发布日期: 2022-04-29 18:04:50 来源: 天眼新闻

“我的作品都是盲剪出来的,图都在心里,没有底稿。”

4月28日,在贵州美术馆一个展厅前的小桌上,来自黔东南州黎平县的剪纸艺术家杨金秋拿起一把特制剪刀和一张彩纸演示剪纸,2分钟,一只手心大小的蝴蝶就完成了。

4月28日,在贵州美术馆一个展厅前的小桌上,黎平县剪纸艺术家杨金秋在演示剪纸过程。

“纸间流淌的故事”

4月28日至5月31日,“纸间流淌的故事——贵州苗族妇女剪纸艺术展”在贵州美术馆举行。展览以黎平县苗族剪纸县级代表性传承人杨金秋剪纸作品为主,同时展出剑河县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姜文英以及施秉县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张老英部分剪纸作品。

4月28日,“纸间流淌的故事——贵州苗族妇女剪纸艺术展”在贵州美术馆开幕。

苗族剪纸是苗族服饰刺绣创作的前奏,分有稿画剪和无稿的盲剪,先有剪纸,才能依照剪纸纹样用彩色丝线刺绣,最终呈现在精彩绝伦的苗族服装上。

展厅里,纸雕、3d打印、亚克力板等呈现方式让人眼前一亮,剪纸艺术家用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神话思维创作方法,创作出形态各异、内容丰富且变形、抽象、夸张的自然万物、民间传说等纹样。点、线、面相结合,画面生动而富有节奏韵律美,诉说着苗族同胞动人的故事。

展厅内用3d打印技术呈现的作品

“杨老师,能不能给我签个名?”粉丝们拿起一本2020年出版的《杨金秋剪纸》期待着杨金秋签上她的名字。

“不好意思,我字写得不好。”这名59岁的剪纸艺术家腼腆说道,她一笔一划地在自己和子女整理的书上签下了歪歪斜斜的“杨金秋”三个字。

杨金秋剪纸作品《水波纹与蝴蝶妈妈》

此刻,观众正在她的《枫树与禾木树》《水波纹与蝴蝶妈妈》《姜央坐在石椅上洗头》等作品前驻足赞叹。

大家不曾得知,这名只曾在夜校学习汉族文化的老艺人,是怎样凭着自己的技艺及勇闯的精神,将30多幅剪纸作品呈现在大众眼前。

真手艺人敢想敢为

“两年前,黎平一位苗族妇女杨金秋找到了我们,现场展示了她精美的剪纸艺术,希望得到关注和重视。”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项目部主任李岚在微信朋友圈中写道,两年过去,展览如约举办。

2020年夏,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项目部主任李岚(左二)一行人前往杨金秋(右二)家中调查研究剪纸作品。

据李岚回忆,2020年6月,杨金秋背着大大的牛仔包来到李岚的办公室,里面装着纸和剪刀。

“你能不能马上剪纸来看看?”李岚问道。

“可以!”杨金秋胸有成竹。

她随即剪出一只蝴蝶,不绘底图。看着精美的蝴蝶,李岚心里顿时明白,这位夹杂地方口音的不速之客果真身怀技艺。经进一步了解,李岚决定前往杨金秋的家乡进行田野调查。

展厅内认真听讲解员讲解作品的观众

“地坪苗族剪纸风格与其他地方有着明显的区别,加上杨金秋自身的审美情趣与众不同,作品十分精彩。”李岚说,“当时,我从她的作品里看见了艺术价值,认为一些剪纸的元素可以用在生活产品上。”

展厅内陈列自杨金秋剪纸作品衍生的文创产品。

于是,经多方支持,杨金秋的展览梦终于实现。

“妈妈一直都是这样,敢想敢做,好像什么都不害怕,什么都可以试一试。”杨金秋的女儿杨利春说,20世纪90年代,曾经为供养家庭的母亲独自前往北京出售苗族服饰,尽管不识字,却历险拾了“一桶金”。

无论是1994年前后上夜校接受汉族文化、搜集保护家乡苗族服饰及刺绣精品,还是出书、传习、办展……杨金秋总是迎难而上,她的人生如她剪刀下的图案不停延伸着。

剪尽苗乡生活与神话传说

因自幼聆听着父亲吟唱苗族古歌、讲述苗族传说故事,歌谣与图案的故事杨金秋张口即来。

在剪纸艺术展上,杨金秋一边唱着苗族古老的歌谣一边向观众阐释着身旁的作品。

在剪纸艺术展上,杨金秋一边唱着苗族古老的歌谣一边向观众阐释着身旁的作品,让人耳目一新。

杨金秋生于1963年,是黎平县地坪镇中平村人,其所属苗族支系是由广西融水大苗山迁徙而来,其祖辈都是苗族祭师,家族中的女性普遍善于剪纸和刺绣。杨金秋已是该支系第十六代人。

“我从7岁开始和父母学剪纸、织布、染布和刺绣,以前条件艰苦,一开始就用树叶练习剪花。”杨金秋拿起一片剪出纹样的香樟树叶告诉记者。

剪出多种纹样的香樟树叶。

耳濡目染、不断练习再加上自己的天赋,成年后的杨金秋的技艺日臻成熟,不仅图案自用,还给村中其他姐妹使用。

长久以往,杨金秋手上的剪刀使得游刃有余,自由自在游走于纸间。一幅幅剪纸作品线条流畅生动,花、蝶、人、藤、树、水等图案形态丰富,诉说着苗族的神话传说,展现了苗族同胞的日常生活、节日习俗等场景。

目前,杨金秋手中已保存剪纸作品约1200张。

杨金秋作品《蝶鸟阴阳繁衍图》。

“2018年以前剪纸大小不大于a4纸,随着妈妈创作经验的积累和热情的不断高涨,之后的剪纸尺寸在逐渐变大,最长长度可达到2米。”杨利春告诉记者,杨金秋近期打算创作长10米、宽1米8的巨幅剪纸,就等着找到商家将纸定制出来。

尽管眼力渐弱,但在内容构思与技术等方面杨金秋愿意不断挑战极限,倔强地将已然融入生命的苗乡故事一剪而出。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卢达极

编辑 刘诗雅

二审 杨韬

三审 田旻佳

关键词: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