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名家贵州采风|杨启舫:“贵州巨变”是文艺创作的富矿-凯发官网入口

 音乐名家贵州采风|杨启舫:“贵州巨变”是文艺创作的富矿-凯发官网入口 
滚动
音乐名家贵州采风|杨启舫:“贵州巨变”是文艺创作的富矿
发布日期: 2023-08-25 08:37:57 来源: 当代先锋网

2007年贵州安顺举办《平坝欢歌》大型文艺晚会,词作家杨启舫是《平坝欢歌》的总撰稿。这一次的贵州之行,开启了杨启舫与贵州的缘分之旅。

从江加榜梯田给予杨启舫创作灵感。


【资料图】

第一次到贵州,杨启舫就写了几首贵州题材的音乐作品,如《珍珠泉》《石头谣》,唱的是屯堡的人文景致。《珍珠泉》取材于平坝当地的一个爱情故事,《石头谣》颂唱屯堡的石头建筑,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的作曲家孟可为这两首歌作曲,两位知名歌手演唱了这两首歌。

杨启舫再到贵州,是到7个县区拍摄电视专题片,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让他深感震撼。“此次随中国音乐家协会采风团到贵州,实际上是旧地重游。这个‘游’,是考察、感受、体会、学习。”8月24日,杨启舫在从江县加榜乡的公路旁,指着层层梯田感慨地说,上次到从江的岜沙和小黄村,是为希望工程而来,他和同行知道孩子们了解音乐,这次来等于是一种“复习”。在他看来,贵州这座文化富矿让他看也看不够,里面藏着的“宝贝”实在太多。

杨启舫(后排左二)在小黄村用手机记录侗歌。

杨启舫坦言,每次来贵州,感受都不一样。2007年那次体会到了屯堡文化和山水之美,后来到岜沙和小黄村,更深度地体验到了贵州的民俗民风的魅力。尤其是小黄村的孩子们演唱的侗族大歌,印象特别深刻,领略到了人类文化遗产的深厚意蕴。这次来贵州的初步感受是:“贵州的民歌非常丰富,从音乐艺术的角度,我们这次来贵州,是带着膜拜的心理来的。最好的歌,最好的旋律,最感人的语言,一定来自于生活中。”他说,走过贵州的村村寨寨,心中的触动就越多。在小黄村,他用手机记录侗族大歌,记录鼓楼和风雨桥,他很珍视每一次与民族文化的拥抱机会。他不带预设的前提行走,只是用眼睛去看,用心去感受,一路就有了收获,他相信,那些灵感一定会在音乐家的心底流淌出来。

杨启舫(中)在从江岜沙采风。

杨启舫是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会长、《词刊》副主编。出于对贵州的特别情感,杨启舫在央视《中国文艺》栏目里策划了“贵州民间艺术周”,用一周的时间展示贵州的民间绝活、民歌、舞蹈等非遗珍宝。为了做好这个艺术周,他率队到贵州多个地方,用镜头记录了深藏于山乡的神奇和意外。艺术周结束,央视还把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家请到央视演播室,作为收官之作,为贵州的民间技艺和民间艺人在电视荧屏上留下了珍贵影像。

杨启舫拍摄侗寨风光。

杨启舫对贵州的文化风景有着深刻的体会,他说,他到贵州行走考察,发现有的两个村子距离很近,但语言、风俗、服饰等方面的反差却很大,完全就是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贵州山乡丰富的人文形态真是让人惊喜,贵州是一个文化艺术富矿,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采风并不能完全真正解锁贵州密码。”他希望包括音乐家在内的文艺工作者一来再来,屡来不歇,读懂贵州,更唱响贵州。

在杨启舫看来,“贵州巨变”是一个很大的主题,它给各类艺术形式提供了很大的舞台和契机,是文艺创作的富矿。从2007年到现在,走过16年,杨启舫发现贵州的变化是快速的、巨大的,显著的变化就是交通。杨启舫感慨地说,当年他来从江的岜沙和小黄村,车子从贵阳出发就走了七八个小时,而且坡陡路弯,颠簸得特别厉害。如今的从江通了高铁,就连乡村路也平坦宽阔,“你看今天下这么大的雨,但我们还是一路畅行。这个‘畅’就是一个很直观的感受,也是‘贵州巨变’的有力论据。”杨启舫说,路通了,人们的心也通了。外面来贵州的人多了,贵州大山里的人们走出去的机会也更多了,这就是贵州与世界的现实互动。

杨启舫(左)喜欢了解民族文化细节。

走遍祖国的山山水水,杨启舫发现:“贵州是一个比较能够集中展示民族风情的省份,18个世居民族安然而居,不管在山麓还是在河边,大家都和谐相处,因此衍生出来的文化景象各有不同,但又美美与共。”杨启舫感受最深的是,翻了这个坡,越过这条河,民族风情也许完全是另一番样子。“这次来贵州,多看多想,争取拿出好的作品回馈贵州人民的厚爱。”

文、图、视频/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陆青剑 周尧

刊头设计/赵怡

编辑/赵怡

二审/曹雯

三审/黄蔚

关键词: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