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为做好清华—贵州大数据研究生实践教育基地“留人”工作,在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的关心指导下,11月2日,贵阳高新区科技创新局邀请贵州科学院相关负责人,采取“线上 线下”的形式,解读宣讲贵州省重点人才“蓄水池”政策,帮助基地高层次人才用好政策红利,发挥政策实效。清华大学2020级、2021级大数据专业有意留筑发展的近20名研究生参加活动。
据悉,贵州省重点人才“蓄水池”政策是我省探索人才机制体制改革,创新出台的重点人才管理办法。“蓄水池”通过拿出流动编制,打破招引界限,发挥事业编制招才、引才、留才的作用,助力我省引进产业发展急需的各类重点人才,为省属暂无空缺编制或岗位的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搭建引进急需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专业人才的服务平台,让人才享有省级事业单位编制身份,享受事业单位人员薪酬和企业市场化薪酬,激励人才进入贵州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成果转化,解决“卡脖子”关键难题,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宣讲会中,贵州科学院先进技术与材料研究所所长、重点人才“蓄水池”办公室负责人刘洪波对“蓄水池”政策精神进行解读,并就学生们关注的企业岗位与人才入池条件、入池流程,入池人才待遇保障、考核办法、期满选择等内容做介绍。同时,宣讲人还通过问答的方式开展现场互动交流,针对“蓄水池”人才的引进办法、机制、比例、范围等,进行详细的解答。经过充分了解,已有一位2020级研究生与专业实践单位达成就业意向,正积极申报“蓄水池”岗位。
据了解,清华—贵州大数据研究生实践教育基地成立于2019年2月,至今已累计在贵州培养清华大学全日制大数据专业工程硕士141名,为35家大数据企业解决关键技术问题48个,推动40名清华大学导师到贵州企业开展技术交流190余人次,开展清华大学大数据公开课及大数据特色专题讲座90余场,在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聚集创新资源及要素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下一步,贵阳高新区科技创新局作为清华基地具体责任单位,将联合区组织人事部,全方位把握好政策,做好“蓄水池”等人才政策宣传工作,吸引更多人才来到高新区,为贵州大数据产业持续发展留住人才。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江婷婷
编辑 朱登芳
二审 陈露
三审 张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