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3年,联合国大会第六十八届会议决定宣布每年的3月3日为“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以提高人们对世界野生动植物保护的认知。 今年是“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十周年,联合国宣传主题为“野生动植物保护伙伴关系”,中国宣传主题为“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共同推进物种保护”。
(资料图片)
贵州日报生态新闻部记者前往贵州省植物园、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野生动物救护中心、中科院赤水河珍稀特有鱼类保护与水生生物多样性研究站,探访贵州有关机构研究发现、保护救助野生动植物的故事。
“忠恒快看,又有人拍到一条鳗鲡在河里觅食的照片了!”
来人递上手机,中科院赤水河珍稀特有鱼类保护与水生生物多样性观测研究站科研助理吴忠恒看了照片后开心地笑了。自从去年发现鳗鲡重现赤水河以来,陆续有沿岸居民兴冲冲跑来,与这位江汉大学生物专业的研究生分享好消息。
中科院赤水河珍稀特有鱼类保护与水生生物多样性观测研究站。
2017年1月,原农业部发布《关于赤水河流域全面禁渔的通告》,明确在赤水河流域实施全面禁渔,禁止一切捕捞行为。禁渔实施以来,一些珍稀鱼儿的身影重现赤水河——20年未见的鳗鲡在赤水河复兴段被重新发现,圆筒吻鮈能够从赤水河下游上溯至中游,多个鲶鱼群体在赤水市境内频频现身......
“这两年赤水河里的鱼多了、大了,过去难得一见的鱼种,也能经常监测到。”2月22日,吴忠恒站在科研渔船的船尾,望着烟雨蒙蒙中的赤水河说。
赤水河流域位于川、滇、黔接壤地带,流经三省的十三个县市,是长江鲟、胭脂鱼、岩原鲤等珍稀、特有鱼类的卵苗孕育所和种质资源基因库。但过去一段时期,受污水乱排、过度捕捞、挖砂采石等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影响,珍稀、特有鱼类一度面临生存危机。
近几年来,随着长江流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深入推进,位于长江上游的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大幅改善,鱼类资源总量加快恢复,越来越多的珍稀、特有鱼类重现江水。
“在去年4月28日开展的专项监测中,我们在赤水河复兴段与土城段间捕到了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鳗鲡,这种曾经在赤水河司空见惯的鱼类,可是销声匿迹了近二十年!”研究站科研人员徐绍武感慨说。
徐绍武介绍研究站珍稀、特有鱼类标本。
56岁的当地居民陈大庆,时常会想起以前下河打鱼的场景:一网下去,捞上来扑腾扑腾的满是鳗鲡。这种因体侧和腹部成白色被当地人称为“白鳝”的蛇状鱼,在每年的2月开始产卵。“那时候,只要去河边的土穴和石缝里,准能抠出几条细长的‘白鳝’。”让陈大庆惋惜的是,近二十年来,人们在赤水河里再也没有看到“白鳝”了。
回归,来得那么悄无声息——2022年4月28日,研究站科研人员在赤水河中游复兴段与土城段开展鱼类监测时,网到了两尾多年未见的鳗鲡。徐绍武打趣说:“河渐清水渐畅,引得‘移民’回归‘土著’。”
赤水河“土著鱼”鳗鲡。 (中科院水生所供图)
让赤水河站科研人员更加惊喜的是,在赤水河中下游的多次调查发现,鳗鲡回来了,鲶鱼变多了,胭脂鱼资源恢复迹象明显。徐绍武说,“种种迹象表明,赤水河生态功能正焕发出新的活力!”
惊喜不止于此,去年7月,科研人员在赤水河复兴段调查监测到一尾圆筒吻鮈,这是首次在赤水市境内检测到圆筒吻鮈从赤水河下游四川省合江县上溯至赤水河中游赤水市。
圆筒吻鮈。 (网络图片)
去年8月,研究站还在赤水市与合江县交界段救助了一条20多斤的鲶鱼,如今正在研究站内进行亲本繁殖。
“鱼类恢复是需要过程的。鳗鲡和圆筒吻鮈都属于生存年龄短的,种群恢复会快一些,有些种群恢复慢的,就需要我们利用‘人工鱼巢’帮助改善赤水河鱼类产卵生态环境。”徐绍武介绍,研究站已在赤水河赤水段建成2个共计6000平方米的人工鱼巢,预计年产卵6000万个、繁育鱼苗超5000万尾。
徐绍武介绍人工鱼巢有关情况。
“研究站隶属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在赤水河流域流经的13个县市分布了近80个监测点,对赤水河水体水质、水生浮游生物、特有和珍稀鱼类进行长期采样监测。”
研究站科研人员周亭介绍,研究站2021年成立以来,共监测到赤水河流域包括长江鲟、胭脂鱼、岩原鲤等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在内共计110余种赤水河珍稀、特有鱼类。今后将通过“监测 繁育”等科技手段多管齐下,进一步优化赤水河鱼类种群结构和增强流域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弘弢
编辑 王剑
二审 王远柏
三审 干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