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蹲点采访|贵州高铁首发司机:在铁轨上“起飞”-凯发官网入口

 高质量发展蹲点采访|贵州高铁首发司机:在铁轨上“起飞”-凯发官网入口 
高质量发展蹲点采访|贵州高铁首发司机:在铁轨上“起飞”
发布日期: 2022-04-19 19:27:19 来源: 天眼新闻

“航空客机起飞速度只要超过每小时300公里就可以飞,如果忽略重量的问题,给高铁插上翅膀,我是不是也能飞起来?”罗俊的笑容不像刚开始那么局促,腼腆的表情也逐渐消失,他开起了玩笑。很明显,这位年轻的高铁司机在这场以回忆往昔为主题的聊天中,已经彻底放松下来了。而坐在他身旁的王昌利显然更富有经验,这里所指的经验涵盖了许多方面,例如,火车驾驶的经验、处理紧急情况的经验,以及接受采访的经验。

贵州高铁

我与王昌利、罗俊的见面约在贵阳北站边上的贵阳机务段动车运用车间。这地方可不太好找,相比起总占地面积有20多万平方米的贵阳北站,这个位于一条小道旁的车间,其所占的面积简直可以忽略不计。不过,机务段动车运用车间所占空间的面积与其重要性并不能划等号,这里是高铁司机的“大本营”,也是解决高铁运行中各类隐患和问题的“中央处理器”。

王昌利和罗俊事先已知道我的来访,他们穿着笔挺的制服,佩戴党徽,模样看起来精神十足。“当初报考高铁司机的时候,也是要经过严格筛选的,对年龄和经验都有要求,当然,形象也很重要。”这倒不是王昌利和罗俊在自夸。王昌利虽然年近五十,且早已转到负责安全和培训的岗位,但一丝不苟、沉稳淡定的气质并未改变。而身材挺拔的罗俊则正值壮盛之年,虽然不到40岁,但已有近20年的工龄。他们俩都是贵州最早的一批动车司机。2014年,王昌利驾驶贵州第一列动车组穿越苗乡侗寨进入贵阳北站,迎来欢呼阵阵;2019年,罗俊成为成贵高铁宜宾至贵阳段首发司机,抵达终点后,瞬间被媒体包围。

贵广高铁首发司机王昌利

王昌利和罗俊都和铁路有着极深的缘分,前者是“铁二代”,后者是“铁三代”,说起那些在铁路上的童年记忆和青春时光,两位年龄相差近10岁的人找到了不少共鸣。

罗俊的记忆中,仿佛总有一条铁轨在无限延伸,从童年贯穿到现在。他的童年时光都留在了南宫山。南宫山位于遵义市红花岗区南部,从区位上来看,这里是城乡接合部,从功能上来看,这里是铁路家属居住的地方,罗俊就出生在这里。他的姥爷是新中国第一代火车司机,曾经开过蒸汽机车——人类史上最早出现的火车。因支援三线建设,姥爷来到贵州,被安顿在遵义南宫山,成了一名教授火车驾驶技术的老师。从那之后,罗家子孙后代的人生几乎都如一辆辆火车般,行驶在同样的轨道上。

成贵高铁首发司机罗俊

父母均在铁路系统工作,舅舅也是火车司机,罗俊从小就没离开过铁路。住在铁路边的宿舍区里,每天伴随着高亢的火车汽笛声、车轮碾压铁轨发出的隆隆声入睡、醒来、吃饭、玩耍。罗俊至今仍记得他小时候摸索出的规律,坐在家里看电视时,永远有一只耳朵是朝向窗外的,一旦听见隐约有汽笛声飘来,或是感受到地板微微震动,便一跃而起把电视调到最大声,待火车缓缓开过,铁轨恢复平静,再把电视调回正常状态。这是属于铁路家属的独特经验,当然,作为铁路人的后代,幼小的罗俊还掌握了不少“特权”。在管理尚处于松散阶段的年代,半大的他便能在空荡荡的铁轨间穿梭,跟着长辈爬进驾驶室玩耍。那些巨大而冰冷的机械、被摸得发亮的手柄,都散发着一股金属的苦涩气味,这气味和汽笛声、铁轨声,以及忽大忽小的电视声,充斥了罗俊的整个童年,也早早地为他暗示了未来的人生。

罗俊喜欢火车,那如金属长龙般的庞然大物从眼前驶过时,他的心里总会暗暗发出惊呼,如果能成为驾驭这条“龙”的人,那恐怕是天底下最酷的事了。在长达十多年的浸染中,罗俊初中毕业后便毫不犹豫地报考职校,19岁时便如愿以偿被分配到六盘水客运段,坐进了火车驾驶室,尽管,此时的他只是一名副司机。

冬季的贵州高铁

“现在是上坡还是下坡?”罗俊第一次尝试握住手柄时,坐在一旁的师傅问。罗俊哪知道此时是上坡还是下坡?他正紧张得直冒汗。尽管时速只有每小时三四十公里,但一想到自己只需操控一下手柄,按几个按键,便能让这上百吨的大家伙跑起来,罗俊的心就像一匹停不下来的野马奔驰起来。师傅只是让罗俊尝试一下罢了,作为副司机,他还没有资格真正全程执乘火车。他悄悄探出窗外向后看,窗外是连绵起伏的大山,铁轨随着山势上下左右蜿蜒,而铁轨上的车尾就像这条金属巨龙的尾巴,有力摆动着绕在山间。太壮观了!19岁的罗俊感觉自己成了梦想中的“驭龙人”。

罗俊驾驶的是韶山1型电力机车,而这一型号的火车已经是王昌利的“老朋友”了。

当罗俊跟着长辈溜进火车驾驶室里看新奇的时候,王昌利已经是一名火车司机了。王昌利算是子承父业,他的父亲也是一名火车司机。1988年参加工作的王昌利,最开始驾驶的是内燃机车,这对于他而言并不算是什么特别美好的回忆。

贵州高铁演绎“贵州速度”

年轻小伙王昌利也是个爱体面的人,但驾驶内燃机车让他总是没机会穿上一身干净的衣服。柴油在汽缸内燃烧,热能经过一步步转换带动机车动轮在轨道上转动,这是内燃机车工作的原理。散发着刺鼻气味的柴油是带动这种火车前行的关键,却也是让司机和乘客们都无比苦恼的根源。

中国从1958年开始制造内燃机车,1964年开始成批生产东风型内燃机车,而20世纪80年代的贵州边远而落后,有内燃机车已经是一个不小的进步。那时,王昌利驾驶的内燃机车像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在铁轨上爬行时一边呼哧喘气,一边跟着柴油燃烧的节奏抖动,发出轰隆隆的噪音,更让人无奈的是,黑乎乎的柴油总会不知从哪个缝隙浸出来,沾染上司机的脸、手、衣服、鞋子。那时的王昌利,衣服上永远有一层黑色的印记,皮鞋也早被柴油腐蚀张开大嘴,可他毫无办法,只能凑合着穿上洗不干净的衣服、擦不干净的皮鞋,在火车上一待就是好几天。那时,他驾驶货运车跑怀化,一去就是三四天,中途在车站为司机准备的宿舍休息,到点了有专门的后勤工作人员叫他起床,揉揉眼睛又开始赶路。那宿舍颇为简陋,床单或许几天都不换一回,不过,他带着一身油渍躺下倒也不在乎了。

执乘动车组必须保持精神高度集中

工作两三年后,一个夏天的上午,王昌利坐在单身宿舍门口和同事天南海北聊得正欢,突然,大家都不说话了,目光投向同一个方向。一辆王昌利从未见过的火车被老旧的内燃机车“推”进库来。车身是深绿与浅绿的搭配,水漆光鲜亮丽;车头上的标志凸起,看起来立体感十足,细看车上的配件,也处处透着“高级感”……“这是什么车?”王昌利两眼发光,恨不得马上跳上去试驾一番。

这是他第一次看到韶山1型电力机车。尽管那时,一些发达城市已经用上了韶山3型以上的车了,但这场初遇仍让王昌利兴奋不已。终于告别了穿着脏衣服、开口鞋驾驶火车的日子,王昌利换上干净的制服,把皮鞋刷得锃亮,还十分讲究地戴了一副白手套。很快,他也从货车司机转为客运司机,驾着电力机车在川黔线上驰骋,后来又调去湘黔线,黔桂线也留下过他的身影。

王昌利与罗俊真正产生交集,是在2009年左右。

动车组驶进车站

这一年,贵州的铁路司机们得到一个消息:凡45岁以下、有2年以上客运经验的司机,可以报考动车司机。王昌利和罗俊都心动了。不过,相比起当时尚处于单身、没有家庭牵挂的罗俊而言,王昌利多了几分担忧。

作为资深火车司机的王昌利,年轻时就在电视里播放的日本电视剧中见过新干线,那是全世界第一个投入商业运营的高速铁路系统,圆润的车头像一枚子弹般击中了王昌利的心房。而在中国,1990年,开始以广深铁路为试点进行改造,中国高铁大幕拉开,随着一年又一年的探索、试验,速度不断提升,到了2007年,中国首次在全国局部地区初具规模开行运营速度200千米/小时动车组列车,中国铁路开始迈入高速时代。2008年9月,贵阳北站正式开工建设,这意味着贵州也即将跟上全国步伐。即便如此,王昌利还是有些犹豫,高铁建设需要时间,如果他考上了动车驾驶资格,可能会在贵州建设期间被先安排到成都或重庆驻勤。2009年,王昌利37岁,孩子刚进入高中,而贵阳至成都、重庆的火车基本都是夕发朝至,耗时长达8小时左右,如果王昌利在外地驻勤,便很难常常回家照顾孩子。

而在六盘水待了许多年的罗俊则毫无一丝犹豫,他想换一个工作环境,更重要的是,他渴望体验开快车的感觉。罗俊成了贵州第一批报考动车驾驶资格的司机,他动身前往重庆,等待他的是一场超出想象、颠覆过往经验的挑战。

穿行在贵州山间的高铁

3年后,王昌利总算想通了。贵州高铁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而罗俊等第一批报考的司机也见到了成果,王昌利笃定地相信,高铁就是未来贵州、乃至整个中国铁路的主流,他便抓住第二次机会报了名。

2013年,经验老到的王昌利,与干劲十足的罗俊都成为贵阳机务段首批动车司机。2014年10月,贵广高铁联调联试动车组计划经老川黔线开进贵州,而王昌利则被选为接车司机,成了将动车组开进侗乡苗寨的“贵州高铁第一人”。尽管在学习时已经反复实习过操纵技能,也进行了完整的行车预演预想,但真正穿上那身笔挺的制服,带上帽子、打好领带,蹬着锃亮的皮鞋踏入驾驶室的那一刻,王昌利还是感到些许陌生,甚至有点慌张。他定了定神,他已经是一名42岁拥有20多年驾龄的司机了,这种场面他相信自己能够应付。行车装备设置完毕,发车指令发出,动车组缓缓启动,像一条刚刚苏醒正将身体舒展的白龙,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快……在这如飞一般的速度中,王昌利的心态逐渐与动车一样平稳下来,终于进入了状态。

贵州正式迈入高铁时代,王昌利和罗俊也成了真正的动车司机。2019年12月,成贵高铁宜宾至贵阳段正式开通,而这一次的首发司机,则是对这条线路极为熟悉的罗俊。

工作中的王昌利

过去跑普速时,罗俊也常走宜宾这条线。过去,进入这座城市前,沿途总能看到起伏的大山、古朴的村庄,当闻到一阵浓浓的酒香时,罗俊便知道,宜宾到了。如今,他驾驶着时速超过300千米/小时的动车组驶向宜宾,驾驶室没有窗户,看不到车外的景象,但他听说,当车停靠在宜宾市境内的兴文站时,有不少周边的村民站在山坡上远远望着这辆雪白的动车,仿佛能听到人群中的欢呼。到了宜宾,那股熟悉的酒香扑面而来,罗俊找到些许熟悉的感觉,唯一不同的是,这次他是坐在动车驾驶室里。

罗俊记得首批动车司机上岗时,30多名司机几乎都在跟车学习。而他在车上最想见到的人是制造动车厂家的技术员,只要技术员在车上,他总能与对方有聊不完的话题,恨不得在一趟车的时间里就将这辆动车的细节摸得透透的。

几年过去,王昌利已转岗负责安全和培训工作,将他一生丰富的经验传授给后来的司机。而罗俊则仍在驾驶室里继续探索,他已经考取了动车高级技师资格,而在贵州,拿到这一资格的司机只有两名。

罗俊带着姥爷体验贵州高铁 (罗俊供图)

贵广高铁刚开通不久之后,罗俊曾带着80多岁高龄的姥爷体验了一把“中国速度”。罗俊将步履蹒跚的姥爷带到驾驶室参观,望着眼前复杂的扳钮、手柄、仪表和车载设备,站在运行平稳速度却高达200多千米/小时的动车里,这位驾驶过蒸汽机车的耄饕老人,眼眶竟有些湿润。

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彭芳蓉

图、视频/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贵阳机务段

视频剪辑/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彭芳蓉

编辑/向秋樾

视觉/彭芳蓉

二审/赵相康

三审/李缨

关键词: 火车司机
精彩推荐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