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稻花飘香,在黔东南州台江县排羊乡富强村的稻田里,稻鱼不时跃出水面,生机盎然的稻田与苗家吊脚楼、干净整洁的村道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稻在水中长、鱼绕稻间游、人立岸上观”的乡村田园画卷。
稻田里,村党支部书记姚祖恩正带着几个村民开田捉鱼,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这里共有150亩田,按亩产600公斤来算,总产量9万公斤左右。此外,稻田里面还投放了鲤鱼、鲫鱼,有1500多公斤,预计产量5000公斤左右,按稻花鱼的市场价每公斤60元来算,光是鱼就能卖30万元。”
“几个月前,这里还都是低产低效的稻田,我们在农业农村局指导下,按照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要求及标准,因地制宜建设优质水稻种植示范基地,把原来的‘低值田’变为‘致富田’”。姚祖恩笑着说。
(相关资料图)
在现场进行技术指导的该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熊仁友告诉记者:“‘稻鱼共生’绿色种养模式在种植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化肥,鱼以稻田中的蚊虫和杂草为食,稻以鱼粪为肥,提升了稻谷品质。等到金秋时节,鱼肥、稻黄,农户将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稳粮增效、粮渔双赢’。”
“‘稻鱼共生’的种养模式,是提高农民种粮收入的可行途径,具有‘稳粮、绿色、提质、增效’等多方面优点,旨在达到‘一田两用、一地双收’的目的。”台江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何世彪说。
近年来,在中国农科院和贵州省农科院的科技专家帮扶下,台江县引进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推动农机农艺融合、良种良法良田配套,全面推广稻鱼综合种养项目,通过“党支部 党员 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稻鱼综合种养。
此外,台江县还利用“区块链”技术建立“稻 ”及渔产业数字化平台,实现小农户、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水稻的标准化生产,结合绿色优质稻鱼品牌培育和“订单制”销售,今年预计能实现亩产水稻600公斤、稻花鱼50公斤、经济效益4000元以上,亩节本增收2000元以上。
截至目前,台江县稻鱼综合种养面积达8.9万亩,累计发放鱼苗6.6万公斤。“稻 ”及渔产业给老百姓带来了实惠,4500户农户喜获“渔”利,预计秋收后稻田鱼产值900万余元,户均增收2055元,鼓舞了群众自主发展产业、实现致富的干劲,为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晓波
编辑 骆航念
二审 何涛
三审 田旻佳